标签为“心理学”的页面如下
文章
3分钟读完《津巴多时间心理学》
时间观分类 消极的过去时间观 积极的过去时间观 宿命主义的现在时间观 享乐主义的现在时间观 未来时间观 超未来时间观 因此,我们要学会辨别我们是否会牺牲其他时间观念而陷在某种时间观念中。 坚持探索比前进重要的多。偏离正轨一天。
快乐的人具备的特征以及 12 条快乐的方法 表达感激、避免过度沉思、学会原谅(过去)
和善言行的运用、培养良好的关系、增加流动体验、享受生活中的愉悦、照顾好你的身体(现在)
培养乐观心态、制定人生目标、发展应对策略(未来)
宗教实践或培养灵性(超未来)
无论是恋爱还是婚姻,与对方分享时间至关重要。 许下承诺前,确定你们的时间观是否一致
时间与健康、商业和政治 在当前和未来方向之间缺乏平衡,是企业发展道路上的灭顶之灾。 充满魅力的领导者能全神贯注,用极大热情为未来目标努力
具体的措施和方法 对于积极的过去时间观的人应该用未来时间观平衡,因为过度沉溺于美好的过去,习惯停留在舒适区,你不太可能抓住机会去冒险、去尝试新事物。
改变消极的过去,你可以写出过去的消极事件;以及从中得到什么积极信息;这种积极重建后怎样影响你的未来。除此之外,为了构建积极的过去时间观,你还可以做以下事情:多回老家看看,参加传统节日,感谢你的亲人,在家里放充满幸福时光的照片,听经典的老歌,看经典的老电影等。
充分享受现在,进行放松训练,学会瑜伽、冥想,学着讲笑话,主动制定计划,每周用一天完全用来放松,做你一直想做但没做的事情;享受感官的快乐;和小孩、宠物玩耍,允许自己大哭和大笑等。
更加积极面向未来,建立稳定的个人生活,准确感受未来。
最后 为今天、明天、一个月后选择合理、能实现的目标,列出清单,随身携带、时常回顾;制作待办事项清单,根据重要性与否排序,勾出已完成的,每完成一项给自己一个小奖励。把已经完成的目标制成表格,进行心理模拟和可视化演练,读一些好的科幻小说。
文章
本质知识
本质知识
中国教育界最无知的理念-- 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现在多如牛毛的早教机构,就是用这句话来招揽生意。但是,只有短跑才拼起跑!你见过那个马拉松比赛有人抢跑的? 或许我们根本就不该考虑的太过长久,因为对于生命这个函数来说,他的未知数未免还有太多!如此,我也不用去纠结,纠结面对当前计算机界这浩如烟海的知识,我该学哪一种!我想这里的原则应该就是学习当下做需要的吧,而不应计划的太久。对我来说,最近需要接触js+php的项目,自然我需要去熟悉js+php相关的技术。但另一方面来说,在这些知识中,是否存在某些不变的本质的东西可以让我们学习终身。答案是肯定的,对于程序员来说:
底层的知识永不过时;算法和数据结构永不过时;基本的程序设计理论永远都不过时;良好的编码习惯永远都不过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永远都不过时;强大的学习能力和旺盛的求知欲永远都不过时;你大脑的思维方式永远都不过时。((摘自《暗时间》。)) 毫无疑问,这些是需要我们用一生时间去学习的。(—-灵感来自《自私的基因》:如果他至今还没有抱定宗旨要在哪一方面成为专家,那么我要奉劝他考虑一下我所从事的专业——动物学。)
在总结出以上之前,每每我思考自己技术路线的时候,在不同的心情的时候,我会表现出两种状态,心情好的情况下,我会觉得这些技术都如此简单,完全可以一天搞明白一个,完全没什么好担心的。这种情况常常出现在刚刚看完一些有鸡血成分的励志书之后,那些书长远来看虽并无太大意义,但当作鸡血用来短期激励斗志,还是有奇效的。罗永浩在他去面试新东方之前,除了购买了少数的英文图书之外,随之一起的还有两三百本励志书。每当他看英语看不下去的时候,就找来一本看看,很快就能恢复斗志。可是为什么要买那么多呢?按照罗老师的说法,这些励志书只有在第一次看的时候会有激励斗志的效果,在看第二遍的时候就没有了。这种感觉应该就像看笑话吧,第一次看的时候会笑,在看的时候因为知道了结果,难免就没那么好笑了。(跑题了)
两种状态前一种就是上面的情况了。第二种产生的情景是这样的,这天,我脑子抽经起了个大早,嘻嘻刷刷,去到公司合适没有计划的看一下“技术”,写写简单的代码什么的。中午12点左右和同事一起去吃饭,带头大哥带我们去了一个离公司很远的地方,吃完饭一点钟。没时间午休… 早晨早起,中午没休息,下午的状态可想而知。等到7点下班,我自己一个人去吃饭的时候。好了,拖着疲惫的身体我开始思考人生了…. 我就想啊,这么多技术我到底该搞哪一种呢,每种都那么难。什么JavaScript啊,犀牛书是那么厚;什么Mysql啊,源码是那么错综复杂,等等等等一大堆,然后我就意志消沉,抑郁一晚上。
在这之前,我从没考虑过自己为什么会这样。现在好了,我将知识分为两种,一种是本质知识,需要用一辈子去学,做个计划,每周进步一点点,这就够了;另外一种,可以马上拿来用的知识,这些知识的量比前一种,内容十分庞大,对于这样的知识,更多的应该是用到的时候去快速学习。
好了,纠结那么久的问题算是暂时解决了(为什么要有暂时,因为这种想法我现在想得通,谁知道过几天我想不想的通呢)。剩下的问题如何区别知识是否是本质的。
文章
读书笔记-暗时间
程序员的永不过时
底层的知识永不过时;算法和数据结构永不过时;基本的程序设计理论永远都不过时;良好的编码习惯永远都不过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永远都不过时;强大的学习能力和旺盛的求知欲永远都不过时;你大脑的思维方式永远都不过时。
有选择的阅读
有人觉得我读书很快,其实我只是有选择的阅读。 这里体现在两个地方:一是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优先阅读,而是对于技术性较弱的章节粗略的读。
对自制力说不
其实,在大学期间,最不缺的就是业余时间,最缺的就是专注精神,非凡的注意力早就非凡的专家。而生活中有太多分散注意力的因素:游戏,篮球,选修课,女朋友…要想集中注意力对一个单一的目标猛下功夫其实还是相当有难度的。这个难度并非来自自制力,如果一个人要靠自制力去强迫自己不收干扰,那只能说还是寻常人(modiocre),真正的效率源自内心对一个东西的热忱,也就是我么俗称的追求,这时候从表层意识到深层意识都关注在这件事情上,脑细胞高度活跃,才能创造出最大效率。
如何在阅读一本书之前就能获得对一本书质量的大致评估
1. 看作者 2. 看目录和简介,目录结构是否清晰(没有装神弄鬼) 3. 看Amazon评价,更要看打分低的人是怎么说的,因为小众意见有可能来自那些正真懂行的人 4. 看样章,表达是否清晰,论证是否严谨,内容是否深刻。 学习一样知识,必须问自己三个重要问题:
1. 他的本质是什么 2. 他的第一原则是什么 3. 他的只是结构是怎样的 根据主题来查阅资料,而不是根据资料来查阅主题
以前读书的时候是一本一本地读,眼里看到的是一本一本的书,现在则是一章,甚至一节一节的读,眼中看到的不是一本一本的书,而是一堆一堆的章节,一个一个的主题,按照逐题来阅读,你会发现读的时候不再是老老实实地一本书看完看另一本,而是非常频繁的从一本书跳到另一本书,从一处资料跳到另一处资料,从而获得多个不同的人对同一主题是如何讲解的。
反省自己的思维过程
时常反省和注意自己的思维过程。尤其是遇到无法理解和解决的问题之后,最休要将原先的思维过程回顾一遍,看看到底是那个环节被阻塞住了妨碍了理解,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并分析以后需要加强那方面的思维习惯,才能够不在同样或类似的时候被绊住。对此,将思维的大致脉络写下来是一个很好 的习惯。